关键技术发力突围“卡脖子”困境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9-29 17:07
核心零部件、关键元器件、重大装备与材料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短板,是“卡脖子”领域。在本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大批国内制造技术领先企业所展示的项目,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技术垄断和封锁,探索出一条突围之路。
自主研发 抢占市场第一
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本届中国工博会上展出了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的微型燃气轮机——E100F微型燃气轮机,在技术上采用了同轴高速启发一体电机、高速联轴器及空气轴承等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较传统的内燃机,E100F微型燃气轮机可提升3%的燃料使用率;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可减少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排放,对环境污染小;做到节能环保的同时,价格却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据展台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公司已与2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预计今年的总销售额将达5亿元人民币。
(新奥动力展台)
同样节能环保的还有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永磁变频无油螺杆鼓风机,该鼓风机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传统的罗茨风机在工作时噪音达85-140分贝,而永磁变频无油螺杆鼓风机可将噪音控制在65-80分贝,大大降低噪音污染。在污水处理环节中鼓风机能源消耗占总消耗的60%,而与传统工艺相比,可实现平均节能30%,在节能环保方面迈出一大步。
据悉,浙江开山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永磁变频无油螺杆鼓风机的公司,今年更是首次参展中国工博会,目前浙江开山已经和伊利等4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提供污水处理设备,同时他们也期待在中国工博会上收获更多商机。
(开山永磁变频无油螺杆鼓风机)
航空玻璃的研发制作一直是我国玻璃行业的顽疾,而获得本届工博会新材料产业展产品评选“优秀奖”的耀皮集团就攻克了这一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难题,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了解,耀皮集团的高端航空玻璃原片通过英国GKN(吉凯恩)集团加工后供应空客、波音等飞机制造公司,成为全球航空玻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该项目的成功巩固了上海建材集团玻璃板块在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填补国内玻璃行业的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对国内玻璃行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航天玻璃)
上汽集团展出的洋山港智能重卡项目是上汽集团、上港集团、中国移动协商一致的完整港口集装箱智能转运解决方案。展台上的“集装箱智能转运沙盘模型”逼真还原了“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的场景:洋山四期码头2.3公里的岸线以及数十公里的集装箱转运线上,异常繁忙,但却空无一人;上汽5G智能重卡与港区其他智能化设备一起,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完美协作”,15秒内完成货物装卸,并迅速开启自动驾驶,自主规划最优路线,精准运输到指定地点。据了解,在研发投入上,上汽集团在两年的立项时间中,已投入有4亿资金用于该项目落地。
(图为洋山港智能重卡概念车)
突破技能封锁 与国际接轨
上微SMEE展出的国内首台高分辨率6代小Mask投影曝光机是今年中国工博会的亮点展品之一,改产品的问世意味着目前国内该领域设备的技术空白已被填补,真正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和技术封锁。
据了解,项目组基于已经成功开发的4.5代投影曝光机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进一步攻克了各项关键技术,包括6代大负载主动减振及框架系统、大行程高精度工件台系统、高精度双掩模台系统、双投影物镜系统、高功率照明系统、大尺寸调焦调平系统、高精度光电测量系统、全自动基板传输系统及整机系统设计与系统集成等。
(上海微电子通过视频展示高分辨率6代小Mask投影曝光机)
其采用双投影曝光系统和国内首创的双掩模台加单基板台技术,可实现使用6英寸双掩模同时在6代基板上的扫描曝光,分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主流产品相比,每年可为面板厂商节约上千万美元的掩模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些年来“制芯”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据数据表明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4175.7亿件,进口金额达到3120.58亿美元。这是中国芯片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在本届中国工博会上也有一家国内展商展出了自己的芯片——上海兆芯携带着最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亮相。
(图为开先KX-6000、开胜KH-30000系列处理器)
成功突围技术壁垒的开先KX-6000、开胜KH-30000系列处理器分别面向桌面PC和嵌入式计算平台,以及服务器、存储平台,采用16nm工艺,是国内第一款主频达到3.0GHz的国产通用处理器,相比于以往主频为2.0GHz的处理器,其性能提升了50%,功耗也有所降低,是业内第一款单芯片完整集成CPU、GPU、芯片组的国产通用CP,标志着国内x86芯片的发展壮大,在未来不断填补市场空缺,继续与国际接轨。
众“创”新材料 打造中国新技术
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为中国工博会带来了一款多晶连续Al-Si-M先进陶瓷纤维,作为一款耐高温且韧性强的长丝纤维材料,目前用于军用航空航天以及核电工程。据展台工作人员描述,这是一种新型的战略性“杀手锏”材料,它不仅大幅度提高现有武器装备的性能,而且成为发展未来武器装备关键高温结构材料,也是核聚变能源、高速刹车、燃气轮机的高温热端材料和高温过滤、热交换材料。
(图多晶连续Al-Si-M先进陶瓷纤维)
国装的项目产品对于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军事禁运具有重大意义,甚至被业界称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国防持久安全的“国家战略性创新技术产品”。
基于在耐蚀合金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域的优势,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在本届中国工博会展出的高强度高耐腐蚀镍钼合金是一种应用于核电、航空航天、炼油装备等领域的合金材料,解决了国内对于耐蚀合金新材料的短板空缺。据一郎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国内已与千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公司在2018年营收额达6亿元。并在原有技术开发基础上,加大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实现我国强国梦和强军梦做出新贡献。
(一郎合金展品)
“凭借发动机舱用高耐热低翘曲改性尼龙材料的轻量化特点,未来,汽车将继续轻量化。”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到,“相较于普通尼龙的100摄氏度的工作环境,我们的这款尼龙材料可达210摄氏度之高。在150摄氏度,1000小时的工作环境下其尼龙产品性能保持不变。”
(上海金发科展台)
上海金发科展出的这款汽车发动机舱用高耐热低翘曲改性尼龙材料,填补了国内该材料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材料公司的技术垄断。据悉,目前产品已成功实现量产销售,2018年产品销售额2000余万元,产品性能得到客户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轻质化的特点也有力推动了汽车轻量化行业的发展。
在本届中国工博会上,能够看到众多企业团队冲破技术封锁,不断填补国内相关行业的空白,更是增加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探索经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与发展,“卡脖子”将不再成为限制我国发展的“梦魇”,中国技术引领世界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