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世界无限可能听听未来的美好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8-31 21:36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开幕。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等一众“大咖”云集上海,分享行业最前沿观点,为我们带来了关于AI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
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不是一个天然乐观或悲观的人,但他却有些“悲观”地看待人类与AI的关系。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比最聪明的人还要聪明。对于计算机而言,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简直小菜一碟。计算机可以用超过人类几十万倍数字通量的方式进行对话。计算机看人一定会觉得特别无聊,仿佛看着人就觉得无聊的人类。
马斯克说:“今后人工智能会使得工作失去意义,可能最后的工作是写AI软件,最终可能AI自己都会写软件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去学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动的工作,当然还有艺术。我们还要思考一下神经连接的问题,不然的话我们就要落后了。我们一定要尽快做这个工作,我们所剩的时间也不多了。”
图灵奖获得者
罗杰·瑞迪
罗杰·瑞迪认为,过去50年,人类的算力增长了十亿倍,这就使得人类可以探索新的工具、新的技术(比如深度学习)、新的平台(比如云计算),还有以前觉得不可能实现的新的应用(比如语言翻译),这些创新将会改变当今世界。“不同的人对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说人工智能会占领世界,我们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奴隶。我觉得这是不会发生的,事实上,人工智能进步1%,我们可能要花1000年甚至10000年。要完全理解智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
吴朝晖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促使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推动智能增强
时代加快到来,着力解决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升等问题,让面向21世纪的通识教育成为共识。人工智能将促成教育1.0转向学习2.0,不断构建教与学互动的新空间,进一步解放教学生产力,引起学习中心转移,形成人机共生的学习环境,在主体、方式、阶段等方面掀起新一轮的学习革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李德毅
李德毅说:“很多人会担心,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冲击是地球上会突然出现一种超越人类的新物种,这些未来的生命可能是人类的朋友,也可能是人类的敌人。我对这种观点想说:你有点想多了!你想太早了!不存在这样的‘突然’。”
李德毅表示,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制造或是使用工具、拓展人类能力的发展史。从石头到斧头到现在的原子弹,都是动力工具,动力工具是人类体能的体外延伸,而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体外延伸,无论动力工具还是智力工具,都没有意识。“人类作为机器的造物主,不需要机器具有意识,它是我们的一个工具,只要能按人的需要给我们开车、做题、服务,就可以了。人类会足够聪明,且完全有控制力,不让机器具有意识。”
不过,李德毅也强调,智能时代更要约束的是人类自身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避免人类错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导致人工智能反作用于人、反作用于其他生物。在技术发展中要格外注重促进社会公平,尤其要关注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
马云坦言自己是乐天派,“我很乐观,我不觉得AI是一种威胁,我不认为人工智能是很恐怖的东西,因为人类很聪明。我觉得AI很好很有意思,我们会拥抱它。”
不少人担心人工智能将会夺走他们的工作。事实上,人们担心的每一个技术革新,在过去百年间都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此,马云认为:未来20年里,大家寿命会延长。到时候,工作可以让人工智能去做。人类将有更多时间,去享受作为人的乐趣。另外,人工智能还能照顾老年人。
马云坦言:“我们要理解一点,人从来没有办法制造一个人。计算机就是机器,机器就是一个玩具。我们要有信心,机器只有芯片,而我们有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是智慧的来源。所以未来10-20年,各个国家、政府应该去改革教育体系,从而确保孩子能够在未来找到工作。今后,每周只工作3天,每天工作4小时,这是非常重要的。”
马云坚信,人不可能被机器控制,人更是无法创造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动物。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将向三个趋势发展:一是AI研究方面,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AI向着人类智慧继续靠近,从“专才”向“通才”发展。实现从专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是下一个阶段的必然趋势。
二是AI应用方面,AI与各行各业日益融合,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给我们带来以“AI+”为标志的普惠型智能社会。我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前景看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未来10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三是AI治理方面,以“科技向善”引领全方位治理,确保AI“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马化腾强调,加强全球治理与合作,是AI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完全拥有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和能力。产业割裂和技术脱钩将会损害整个人类的长期利益。面对技术竞争、贸易争端、地缘冲突等矛盾,我们应该拿出智慧和胸怀,努力跨越这些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