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网,欢迎您访问本站!
您的位置: 江南文化网 > 江南

首钢实现从“山”到“海”的跨越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04-29 08:02   

首钢钢铁业整体搬迁至曹妃甸 采用220余项国内外先进技术 电工钢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首钢实现从“山”到“海”的跨越

本报讯(记者 刘婧)距离北京市区200多公里的渤海湾,有一处深水良港,这里常年不冻不淤,历经十余年开发建设,原本为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岛,如今已是一个拥有两个半新加坡大小的临港产业聚集区。占地30平方公里,被誉为“海上钢城”的首钢京唐公司就屹立在这里,中国钢铁人称之为钢铁“梦工厂”。

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十多万首钢人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钢铁大搬迁。 2009年5月,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点火开炉,标志着一期一步工程主体项目投产。从北京城西的石景山,到渤海之滨的曹妃甸,首钢完成了从“山”到“海”的跨越。

首钢钢铁产业从北京搬迁至曹妃甸,这是中国钢铁史上最大的一次工业迁徙。“装备是新的,技术是新的,产品也是新的。”首钢京唐公司总经理曾立自豪地说,来到京唐公司的人无不为它而感到“震撼”。

驻足首钢京唐公司5500立方米的高炉,可以感受到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气息。在炼钢主控室,七八位工作人员紧盯着一字排开的电脑屏幕,在这里能看见炼钢作业的全部画面。“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加料、配料、脱硫脱磷脱碳等整个过程控制。”炼钢作业部作业长王建斌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如今工人们只需点点鼠标就能实现“一键炼钢”。

在首钢京唐公司产品展厅,名牌汽车的车身、冰箱的外壳、西气东输的管道、知名品牌饮料的易拉罐……这些产品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首钢京唐的拳头产品。

据首钢京唐公司总经理曾立介绍,首钢京唐采用了220余项国内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达到了三分之二。项目总体设备国产化率占总价值的70%以上、占总重量的90%以上。自主研发高炉无料钟炉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联合研发顶燃式热风炉,风温1300℃,是世界最高水平;自主研发高炉—转炉界面“一罐到底”技术,为世界300吨级大型转炉钢铁企业首家使用;自主创新“全三脱”炼钢工艺,打造出国内第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洁净钢生产平台。

靠科研攻关,以过硬的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搬迁调整,首钢的钢铁业真正实现了转型升级,产品结构实现了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家电板、桥梁钢、车轮钢国内占有率位居第一,汽车板国内占有率位居第二,电工钢跻身世界第一梯队,新产品不断实现全球和国内首发。

在首钢京唐海水淡化作业区,该区域作业长曹云明拿出淡化后的海水,口感与平时在家喝的桶装水口感无异。据曹云明介绍,首钢京唐从法国引进海水淡化技术,2009年3月20日,海水淡化项目首次出水成功。目前,首钢京唐日产水规模达到5万吨,占钢铁厂用淡水总量的50%以上,每年节约1800万吨地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