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网,欢迎您访问本站!
您的位置: 江南文化网 > 文学

《我的阿勒泰》: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新样本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4-06-26 14:57   

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热播后,讨论热度如同炎炎夏日袭来的热浪。早在正式播出之前,该剧就已成为中国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剧集。《我的阿勒泰》是新时代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的标志性作品,为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该剧首次尝试将散文进行影视化改编,因其焕然一新的创作风格备受瞩目。本报记者对《我的阿勒泰》制片人张硕进行了专访。

如何突破把散文改编为影视剧的难题?

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作品。相较于小说等文体,一般情况下散文的故事情节较弱,所以要把散文改编成影视剧的难度非常大,一旦给散文加了很多故事情节后,又容易拍不出原作的内核。《我的阿勒泰》这部剧集的改编及拍摄是如何突破这些难题并做到如此成功的?

《我的阿勒泰》这部剧的导演滕丛丛早在6年前就已经买下了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的影视改编权。散文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本来就很难,导演担心文本体量难以支撑长剧,所以她的初衷是想做电影。

张硕介绍,“在对《我的阿勒泰》进行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刚好爱奇艺正在进行迷你剧创作的尝试和探讨,在开发六集体量的剧集。导演滕丛丛恰好和我们这个项目的总制片人齐康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同一届的同学,两个人在沟通中一碰撞,就决定‘那我们就尝试一下,把这样一个散文作品以一个迷你剧的形式来进行改编。’在国内创作环境下,当时很少有人去进行这么短集数的剧集创作,把散文作品《我的阿勒泰》做成迷你剧的改编,也算是一次尝试和创新。”

这部剧集的编剧有两名,一位就是导演滕丛丛本人,而另一位编剧彭奕宁则是记者出身。彭奕宁对整个项目的调研和对阿勒泰生活的观察,是以新闻记者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进行的。

热爱和兴趣往往是把一件事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对《我的阿勒泰》的改编也不例外。“首先大家都非常喜欢李娟老师这部散文作品,非常喜欢李娟老师在作品中阐释出来的那种独到的风格和个性化的感受。无论是治愈性,还是她的那种豁达或是幽默感,所有主创都是高度认同和高度感知的,这也是《我的阿勒泰》改编取得成功的一个基础。”制片人张硕由衷地感慨。

就是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之下,滕丛丛和彭奕宁两个人作为编剧深入阿勒泰地区作了两次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她们走进阿勒泰,走到了哈萨克族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中,由此也增加了很多对于这种生活的体会和感悟。“这种见闻和深刻的体会,成为剧集创作中的素材。”制片人张硕介绍,“李娟老师这个散文集本身就是我们创作的精神出发点,也是整个故事的一个素材的源泉和宝库。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两位编剧老师又作了很多的调研,从内容上对文本进行了丰富,还创作出来一些新的角色,比如托肯、高小亮。我们毕竟是一个改编作品,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复制原作的一些设置,肯定还是要融入编剧老师的创意和表达。此外,创作组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延伸,希望可以在李娟老师如此优秀的文学作品基础上,来创作一个新的艺术作品。大家在不断摸索和尝试中去进行改编,整个剧本写了一年多,不断打磨。”

民俗文化如何与故事相互交融?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从音乐、舞蹈、服装等各方面真实还原并精彩呈现了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为了在剧中挖掘和呈现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剧组具体作出了怎样的努力呢?

在剧中婚庆的场面,哈萨克族那悠扬舒缓的歌声响起,散发出独特的美。“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我们也为自己打开了哈萨克族音乐的大门。我们这次在片子里用了几类哈萨克族音乐,都是哈萨克族音乐家的歌曲和乐曲,其中就包括在婚礼现场巴太和库兰弹唱的那首歌《月光》,改编自哈萨克族音乐家叶尔波利老师的一首歌曲《日出》。这首原作歌曲是叶尔波利作曲,他爱人热依达作词,这首歌本来描绘的是一个日出的场景。因为我们当时是夜晚大家聚会的场景,所以叶尔波利老师根据剧中的场景对原曲进行了改编,创作出了歌曲《月光》。” 张硕回忆,“《月光》这首歌,我一直以为伴奏来自冬不拉,然而没想到,我们在现场录制时,叶尔波利老师只用一把吉他就弹出了悠扬的哈萨克族风格乐曲。在录制过程中叶尔波利老师一气呵成完成了《月光》的伴奏录制,中间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和剪辑。”

谈到片子中对哈萨克族音乐的挖掘和应用,制片人张硕感触颇深,“第三集一开场,在澡堂中剧中人合唱了一首歌曲,很多观众非常喜欢那场戏,这首歌曲也来自叶尔波利老师,是他创作的另一首哈萨克族歌曲《阿勒泰》。我们当时跟叶尔波利老师购买了版权,让演员们在现场演唱,最后才完成了那个场景的拍摄。”

在音乐方面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哈萨克族音乐家沙依拉希。在深入阿勒泰调研的过程中,导演滕丛丛就在不停地寻找有代表性的哈萨克族的音乐,后来她找到了沙依拉希老师的两首乐曲,一首《白色的波浪》,一首《人间天堂》。这两首乐曲成为《我的阿勒泰》的配乐。

“叶尔波利和沙依拉希老师在当地都是非常知名和优秀的民族音乐家,他们的音乐作品本身就非常优秀,我们在片子中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让哈萨克族优秀的音乐作品有了一次比较好的呈现。可以说这是剧集《我的阿勒泰》和哈萨克族音乐家们的互相成就。《我的阿勒泰》热播后,就有很多人认识了他们,我们也非常开心可以有这样的结果。”张硕表示。

高小阳也是该剧音乐的作曲人之一,他是新疆人,在乌鲁木齐长大。在剧集《我的阿勒泰》的音乐创作中,高小阳做了很多功课,看了很多关于民族音乐的文献,对新疆民族乐器进行了研究。他把哈萨克族音乐的特点,运用在了这次创作中。通过剧集中的配乐,创作者合力去展现哈萨克族民族音乐的特质,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哈萨克族的音乐。

在剧中的婚庆场景中,欢乐的人群中,一位哈萨克族老人弹奏着冬不拉,一条线绳与老人拨弦的手指相连,线绳另一端是山羊木偶,弹奏时,“小山羊”跳来跳去。这个有趣的场景引起了观众的好奇。

“这是阿勒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哈萨克族独有的民间艺术,而片子中弹唱的这位老人赛里克老师正是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之一。”制片人张硕在此揭开了谜底。这是一种在当地被称为“跳山羊”的民族戏剧,也叫“木偶山羊舞”,专业名字叫“沃尔铁克”。那些“小山羊”是用羊皮、马皮或者牛皮做成的木偶,做工非常精致。

“我们邀请赛里克老师来参加表演,就是希望尽可能地还原阿勒泰当地婚庆的欢乐场面,比如大家欢聚在一起弹唱、跳舞、进行叼羊比赛等,这些都是哈萨克族非常传统的活动,我们把所有元素都用在了片子中,去还原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同时也把独特的非遗项目展现给观众。我们后期跟当地文旅部门有比较密切的合作,文旅部门也表示非常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和习俗。”张硕表示,“我们既然要讲述新疆阿勒泰地区这样的一个故事,主创团队肯定是要对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进行深入学习和调研,然后再尽可能在剧集中去还原和展现,最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张硕说道:“李娟老师是真正生活在当地的作家,书中描述的很多场景,就是她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我们的改编和拍摄肯定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对她的所见所闻进行表达和阐释。我们不想有任何错误的体现或者不规范的地方。”

为此,《我的阿勒泰》从剧本阶段开始就聘请了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族的教授努尔巴汗·卡力列汗全程把关。作为哈萨克族文化研究者,他在剧本上提出了一些意见。剧组在拍摄过程中,他的团队也全程在剧组进行民俗方向的监督和指导。张硕介绍:“这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他们都是当地人,也都是哈萨克族的学者,对哈萨克族文化有非常深的认知。剧中人物有很多的民族传统造型,造型指导也都提前跟民俗专家去一一确认,如穿戴方式、民族传统花纹、服饰内涵等。”

在剧中,托肯给李文秀悄悄试穿试戴的那套哈萨克族新娘服装,尤其是那顶高高的美丽的新娘帽,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帽子在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哈萨克族女子很喜欢、也很讲究戴帽子。而帽子也可以反映出来哈萨克女子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一场戏,就是库兰、文秀还有托肯,三个人走在森林里。库兰和托肯两个人的装扮是不太一样的,库兰戴的那顶帽子就是未出嫁的女子会戴的这类帽子,上面会有羽毛。而托肯是已婚状态,戴的就是一个头巾。而托肯悄悄给文秀试戴的那顶高帽,对哈萨克族新娘来说,这是在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配饰。”制片人张硕介绍了剧集《我的阿勒泰》在挖掘哈萨克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当时看了很多书,也请教了民俗专家。在拍摄中使用的新娘帽是定做的,我记得是造型指导找当地专门做这类帽子的手艺人去手工制作的,是一顶镶了一些宝石的新娘高帽,做了两三周才做出来。”

据介绍,在哈萨克族的婚礼中,女方家里会在女儿出嫁前不停地积攒宝石,然后把宝石一个一个地绣在高帽上,女儿出嫁时,就会在婚礼中戴上这顶镶满宝石的新娘帽,一颗颗的宝石和帽子代表了女方家人对新娘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这也是剧中人物托肯满怀欣喜地让文秀试戴这顶新娘帽的原因。

迷你剧需要更多元创作尝试

哈萨克族有很多、很细致的讲究,婚礼又是最能展现这种文化传统的重要场合,导演和编剧两人在采风的过程中,也去参加了当地的婚礼,她们被当地的牧民盛情款待,跟着大家一起唱歌,一起喝奶茶,一起跳舞。剧组拍摄跳舞的那个场景时,除了受过专业训练、有舞蹈功底的几位演员,大多数群演就是当地的牧民,拍摄现场播放了当地著名的歌曲《黑走马》,欢快的舞蹈就跳起来啦。

从改编到拍摄,从主创团队到每一位演员,大家都非常喜欢《我的阿勒泰》这个项目,带着热爱和激情,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我们希望可以创作出一部被观众接受、被观众喜欢的作品,希望多年以后,人们再次想起这部作品时,仍能够有一些回忆和回味。我们希望可以用一种比较纯粹的方式,来完成我们的创作内容。”张硕说。

提到今后是否还会针对类似的散文作品进行改编剧集的尝试,制片人张硕表示:“就散文作品来改编剧集,我觉得《我的阿勒泰》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因为李娟老师的作品对大家来讲确实是产生了比较强的共鸣和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会进行一些迷你剧的创作和尝试,从不同的题材和角度去切入,这次我们讲的是《我的阿勒泰》这样的故事,今后可能还会在不同的品类和不同的角度去进行不同的创作提炼,比如说像都市情感类、悬疑类,等等。其实我们的剧集改编创作有很多源泉,不仅包括散文和小说,还有真实的故事或非虚构写作,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会去积累的创作素材。不会有任何的一个团队会满足于只做某一类内容,我们还是希望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创作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