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网,欢迎您访问本站!
您的位置: 江南文化网 > 新闻

上海市医保局:加大创新产品医保支付支持力度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4-07-31 00:42   

生物医药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生物医学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7月30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领导及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药品监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媒体现场提问:市民非常关心创新药械进医院和进医保,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成效?这次《若干意见》中关于多元支付支持创新药械发展有哪些举措?

上海市医保局副局长曹俊山对此表示,从2023年7月,上海市医保局会同六个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也就是“28条”。?“28条”出台以来,上海市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抓好推进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关于“进目录”,创新药械进医保取得积极进展。2024版国家药品目录新增126个中,其中本市研发、生产、引进的药品38个,占比30.2%。本市新增60类新型医用耗材、12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是关于“进医院”,新版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快速入院落地。2024版医保药品目录执行以来,已有119个新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在上海820家医疗机构发生采购应用。

三是医保商保数据实现融通共享。开通“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已完成8款商保产品的测算。新增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健康险的产品14款,到年底预计增加到27款。

四是“沪惠保”对创新药械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2024年“沪惠保”国内特药增加到41种,将本市“新优药械”产品目录中符合纳入特药规则的产品全部纳入保障范围。2024年“沪惠保”,投保人数超过600万。

五是商保产品购买和理赔更加便捷。上海医保局在“随申办”新增“保险码”板块,作为商保产品销售平台,已经上线了38款产品。建成“一码通赔”平台,已经支持10家保险公司实现“快赔”。“沪惠保”在“快赔”基础上实现“主动赔付”。医保商保“直赔”服务也已经试点上线。

下一步,上海市医保局将认真落实《若干意见》要求。一是加大创新产品医保支付支持力度。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和创新医疗器械涉及的诊疗项目,实行医保预算单列支付。在按病组/病种分值(DIP)改革中单独支付。继续对符合条件的高价值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在按病组/病种分值(DIP)改革中独立成组,提高支付标准、不受高倍率病例数限制。对符合规定的“新优”产品及时研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是继续鼓励创新产品入院配备使用。畅通创新药械挂网“绿色通道”。积极推荐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或“沪惠保”等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指导医疗机构及时将创新药械产品以“应配尽配”原则配备入院使用。

三是完善医保数据资源合作利用机制。完善医保与商业保险机构、医药企业间的数据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医保数据安全有序合规共享,在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强化真实世界医保数据在创新药研发、临床诊疗、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等场景中的应用。

此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启高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突出。拥有64位生物医药领域两院院士,从业人员达28万人,基本形成了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创新体系;建成运行了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转化医学设施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了前沿科学新发现;拥有35家三甲医院、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5家拥有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为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丰富优质资源。

上海在推动临床资源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胡鸿毅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该委会同相关委办局共同拟定《关于加强本市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已于7月22日由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围绕临床研究规范建设、临床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创新药械上市后应用等十方面,提出了28条举措,完善临床研究体系布局。另一方面,基于患病人群和自然人群关键信息的队列建设,是高水平临床研究的重要支撑,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为此同市科委等10个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学队列建设和研究的实施方案》,优化重大疾病队列,布局自然人群队列,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队列建设标准和研究规范,推动队列资源率先向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共享,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同时,该委会同市药监局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医疗卫生机构伦理审查效率的若干措施》,优化伦理审查关键流程,加速临床研究启动,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加快成果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