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吃鱼生一个月后检出寄生虫持续发烧,专家科普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4-04-21 08:04
4月19日,上海一女子的经历上了热搜。该女子突然持续发烧,原因竟和一个月前吃的鱼生有关。
微博热搜
上海的鲍女士过年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顺德吃了鱼生,没想到一个月后,已经回家的鲍女士突然开始持续发烧。去医院做了检查后,鲍女士的两项肝功能指标异常,血液科医生询问她最近有没有吃生食,鲍女士本以为最近是指一两天内,没想到查出了华支睾吸虫阳性。
医生:潜伏期一个月至几年都有可能
最后,鲍女士住了8天医院才康复,出院后每隔一个月还需要住院吃两次药。鲍女士表示,医生说寄生虫的潜伏期一个月至几年都有可能,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对此,不少网友感到后怕称:不敢吃了。
网友评论
除了鱼生,上海官方此前曾提醒:生腌水产品也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食用需谨慎。
将活蹦乱跳的龙虾、皮皮虾、膏蟹等海鲜用高度白酒腌制后,配上香菜、小米辣、蒜末等调成的蘸料,冷藏一段时间后直接生食,这样的生腌水产品因爽滑鲜甜的口感,近年来在网上备受推崇。但上海食安部门发出消费提醒,自制生腌水产品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食用需谨慎。
生食自制生腌水产品的风险主要在于该类食品制作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
专家指出,醉制加冷藏的方式只能暂时抑制部分微生物,根本达不到彻底杀灭微生物的效果,何况在家庭环境下,很容易发生使用的酒类浓度不高、浸制时间短、水产品未处理干净等问题,让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对于一些网友提出的“猛加蒜就能杀菌”的说法,专家表示,常规用量下,生腌水产品用到的大蒜中的大蒜素含量远未达到能杀菌消毒的水平。
对于“多加糖、盐能杀菌”的说法,专家也予以否定。虽然高浓度的糖类和无机盐溶液能使水渗出细胞膜,造成菌体脱水,起到抑制甚至杀灭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但对于能够耐受或嗜好高浓度糖和盐环境的微生物来说,并不能起到抑制或杀灭的作用。
以水产品中的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例,其在3.5%的盐浓度环境中仍然可以迅速繁殖。
副溶血性弧菌是沿海地区最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之一,其潜伏期为10小时至20小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及水样腹泻,部分病人会出现发热。
2015年,盛极一时的“郑文琪龙虾盖浇饭”正是倒在这一问题上。由于“郑文琪龙虾盖浇饭”五角场店超负荷加工、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发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一旦有所疏漏,生腌水产品就会携带寄生虫、微生物、病毒,导致食用者生病。
据介绍,生食生腌海水鱼、海产软体动物,可能感染异尖线虫。
人类虽然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但异尖线虫的幼虫可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引起患者腹痛或过敏等反应,症状酷似外科急腹症,常导致临床误诊,让患者在等待治愈的过程中痛苦加倍。
而生食生腌淡水鱼虾易感染肝吸虫、肺吸虫。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俗称鱼生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动物肝胆管系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
肝吸虫的虫卵被排入水体,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孵出毛蚴,经过一系列发育和繁殖,最后形成许多尾蚴。尾蚴在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淡水虾,侵入其体内并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囊蚴。人或动物生食含有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或虾,大约1个月便可在肝脏胆管内发现瓜子仁状的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的成虫寿命可达20年至30年。
我国华南地区有生食生鱼片的习俗,导致该地区成为肝吸虫病高发地区。
肺吸虫主要寄生于肺部,第二宿主多为溪蟹、蝲蛄等,食用生腌或未煮熟的淡水螃蟹、龙虾,如醉蟹,可能导致肺吸虫感染。
同样,病毒也会通过生腌水产品让人“倒下”。比如很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诺如病毒,人感染后会导致肠胃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食安部门提醒消费者,切忌贪“生”怕“熟”。其实,许多水产品熟制后也很鲜美可口,而且只要加热足够彻底,就能保证最重要的安全性,所谓“管你生前闹得欢,做熟都是蛋白质”。
平时加工水产品时,要注意使用专用的砧板,不要与加工其他生熟食的砧板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实在难以割舍生腌水产品的消费者,建议前往正规渠道购买合法生产经营的生食水产品。
还需要提醒的是,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品种的通告》,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禁止生产经营醉虾、醉蟹、醉蟛蜞、咸蟹。这意味着,即使是获得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也只能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30日生产经营相关产品。消费者选购产品时,务必留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