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深1度:多措并举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9-04-29 12:0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9日讯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方面,对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出具体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随后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
如何进一步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难点何在?中国经济网“金融深1度”栏目邀请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吕随启和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进行解读。
左起:主持人郭枞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吕随启,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
吕随启指出,目前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方面已经出台了不少措施,直接融资如资本市场方面就包括创业板的开设、中小板的开放等等,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并且不少中小企业上市后出现不少业绩变脸的情况。
“中小企业是资金的需求方,投资者是资金的供给方,供给方跟需求方的利益平衡才能反映正常的供求关系,融资难问题才有可能从根上得到解决,现在我们只是单方面的去强调中小企业融资难,将来也许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远就很难说。”吕随启说到。
张玉龙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可能投资的期限长,风险也大,但未来可能带来的回报很高,因此相对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的风险偏好匹配程度会更高,这也就是一定要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原因。
张玉龙还表示,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小。“首先,像是国家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中小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信用、补贴等获得相应的融资。这前面有一个无本续贷的过程,其实是帮助中小企业减缓阶段性融资压力很好的一个举措。其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会向市场利率来并轨,过程中的中小企业肯定受益比较多。第三,今年还是宽信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帮助很大。”
吕随启认为在国家出台政策的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要提高经营的信誉和素质。张玉龙则建议,由于中小企业自身风险较高,可以通过信用缓释工具等,把相应的信用风险转移给风险偏好程度更高的投资者,使得双方的利益都能够改善。